孩子白癜风怎么治 http://m.39.net/pf/a_5270056.html编者按
侯马东周盟誓遗址发现于年冬,
发现了记载盟誓的盟书,
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绝无仅有,
是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盟誓制度的宝贵材料。
盟誓遗址具体位置在哪里?
当时发现了哪些重要文物?
这些发现对学术研究有何意义?
请看本期考古汇配合“纪念侯马盟书发现55周年暨张颔先生诞辰周年”学术活动推出的宣传系列之三。
探索·发现《国之大事——山西侯马盟誓遗址考古》
地理位置及考古工作
地理位置图
盟誓遗址位于侯马市东部秦村西北三华里,相距牛村古城遗址约五华里,位于古城遗址的东南郊。面积约三千八百余平方米。发掘是配合基本建设工作进行的,从年11月开始,至年5月中旬结束。
钻探共发现了长方形竖坑四百余座,发掘了其中的三百二十三座及椭圆形窖穴二处。长方形竖坑分为大小两种:大者,主要埋葬牛或马两种牲畜。小者,主要埋葬羊和安放盟书。在坑80的填土中,曾发现有鸡的骨骸,但仅见此一例。
盟誓遗址发掘区
盟誓遗址T12竖坑平面图
牺坑
盟誓遗址时代
盟誓遗址位于第三层下面,打破了红褐色土层。二层以上是晚于东周的文化层,三层遗物极少,偶有一些陶、玉器残片发现。红褐色土层内也没有遗物,均属于东周文化堆积层。有的长方形竖坑互相打破,但都是出在同一层位的遗迹,估计他们的绝对年代有早晚,相对年代则是同一个时期的。
盟誓遗址分区
盟誓遗址可分为甲、乙两区。甲区集中在西北部,这里的竖坑一般都较小,而且又很密集,互相打破的情况多,盟书都是在这个地区发掘出来的。乙区:除甲区外,均属于这一类型。竖坑一般比较分散,面积较大,重叠情况少,埋葬的牲畜主要是牛、马和羊,不见有盟书出土。
侯马盟书出土情况
盟誓遗址的遗迹和遗物
清理长方形竖穴坑座、椭圆形窖穴坑2座。
大部分竖穴坑北壁近底部有小壁龛,尺寸不定,据随葬玉器大小与数量而变,最多埋3-5件玉器,埋藏时间可能早于埋牲畜时间。但存放盟书的竖穴坑无壁龛。
坑55壁龛和玉璧
《礼记?曲礼》说:“约信曰誓,涖牲曰盟”孔颖达疏:“盟之为法,先凿地为方坎,杀牲于坎上,割牲左耳,盛以珠盘,又取血,盛以玉敦,用血为盟,书成,乃歃血而读书。”发掘情况与文献记载相吻合。
侯马盟书
存放盟书的竖坑有31座(除三座未全部整理外),出土盟书数百件,都是用红色颜料写在玉、石器物上面的。成器形的有石圭、玉质的有瑛、玉圭。其余为制作玉器剩下的废料,呈不规则块状和片形,大小一般不超过拳掌。
椭圆形窖穴,呈圆柱状,底部贮放两堆盟书和四件石璜。其放置方式可能与礼仪有关的一种宗教仪式。
椭圆形窑穴——坑1盟书出土情况
其他遗物
除了盟书,侯马东周盟誓遗址出土玉器、丝织品残件和陶片。
玉器数量、种类众多,均由青玉、白玉或一些较为美观的石料琢成,器类有壁、环、援、璜、圭、璋等。
玉璋
1.偏孔玉环2—3.玉璧4.方形壁5.玉援6.玉环
陶片均出自是竖坑填土中。有盆、鬲、盘、豆、板瓦、盂等。
陶豆陶鬲
坑17所出璧的外表存留有一块丝织物,纹饰细密,经纬紧密,说明我国东周丝织业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认识和意义
侯马东周盟誓遗址出土盟书摹本
古书关于盟誓的记载多次提到结盟,立盟誓,杀牲取血,最后把牲畜和盟书共同埋葬于坎,这些与发掘情况相同。不同的是:第一,牲畜不一定杀死,而是有活埋的,或部分牲畜活埋的。第二,盟书有的同羊牲合埋在一起,有的不埋葬牲畜,仅有盟书。第三,“天子诸侯用牛豕,大夫以犬,庶人以鸡”和发掘情况不相符合。第四,竖坑底部有一个小壁龛,安放一件玉器,这是过去没有提到的。所有这些,都对我们进一步了解东周盟誓制度提供了新的资料。
由发现的盟书、出土的器物,特别是盟书中提到的“自质于君所”和“定宫平阵之命”来看,“君”当指晋国某君,“定宫”,郭沫若同志说“是晋定宫午之宗庙”,另外,盟书中还提到“邯郸”和“中都”这二个地名。据此,初步断定盟誓遗址的时代应在晋定公以后。
侯马盟誓遗址出土了精美的玉石器,
罕见的丝织品,震惊全国的“侯马盟书”
那么何谓“盟书”?
盟书的内容又有哪些?
从这些内容中,我们又可以解读出什么样的故事呢?
下期我们就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神秘的盟书世界
END
文
选摘于陶正刚、王克林《侯马东周盟誓遗址》,《文物》年04期
图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视频
年中央电视台科技教育频道
探索·发现《国之大事——山西侯马盟誓遗址考古》
责编
静静审核
任海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