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公
藤
10月19日秋乃至九月廿一
别名:包公藤,麻辣子。
来源:旋花科丁公藤属植物丁公藤,以根,茎和小枝入药。生境分布:生于山地丛林中,常攀援于树上。分布广东,福建等地。
采集加工:全年可採,洗净,切断,隔水蒸2-4小时后,晒干备用。
泡制:将干药斤切碎,水浸过面,加生理盐5斤浸24小时,捞起加水浸过面,用生甘草3斤煮汁加入,浸24小时,捞起隔水蒸24小时,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辛,温,有*。祛风胜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用法
主治用法: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跌打肿痛。用量3-6克,水酒各半煎服。可配制药酒内服或外擦。
附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丁公藤制成注射液(每安瓿2毫升,相当于原生药5克),肌肉注射。每日1-2次,每次2毫升,小儿酌减。
制剂
丁公藤注射液:取丁公藤水煮2次,第1次煮沸2小时,第2次煮沸1.5小时。合并两次煮液,过滤,浓缩至糖浆状,加乙醇,产生沉淀。滤取乙醇浓液,回收乙醇。余液加蒸馏水适量溶解,置冰箱冷藏一夜。过滤,取滤液浓缩。再加乙醇反复沉淀2次后,回收乙醇,余液浓缩。加入适量注射用水,再置冰箱冷藏1夜,过滤。滤液加0.5%(W/V)活性炭脱色,过滤。滤液加2%(V/V)吐温-80,并加入注射用水至需要量。用5号滤棒过滤,灌封,℃灭菌30分钟。每支2毫升,相当于生药5克。
附注宜忌
附注:丁公藤有*,有强烈发汗作用,如中*汗出不止,四肢麻痹,按一般中*原则处理,同时可用甘草,蜜糖内服解*和温水洗身。
宜忌:本品有*,孕妇忌服。
以上图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漳台中草药研究院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