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普本草之丁公藤图文 [复制链接]

1#

丁公藤始见于《南史》。《开宝本草》、《图经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及《本草纲目》中虽有丁公藤的记载,但均末作为正名而仅作为丁公寄或南藤等项下的别名,且其植物形态及产地与现今所用之丁公藤有很大差别。现今所用之丁公藤.产于广东、广西等地。壮族民间应用藤茎切片浸酒治风湿有特效,壮语称之“勾来”(音译),故丁公藤为壮族治疗风湿骨痛的传统药物药。

麻辣子。包公藤《常用中草药手册(广州空*)》。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obtusifoliaBenth.或光叶丁公藤ErycibeschmidtiiCraib.的干燥藤茎。

丁公藤ErycibeobtusifoliaBenth.生于山谷湿润密林中或路旁灌丛。

光叶丁公藤ErycibeschmidtiiCraib.海拔-米的山谷密林或疏林中,攀生于乔木上。

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

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或片,晒干。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本品为斜切的段或片,直径1~10cm。外皮灰*色、灰褐色或浅棕褐色,稍粗糙,有浅沟槽及不规则纵裂纹或龟裂纹,皮孔点状或疣状,*白色,老的栓皮呈薄片剥落。质坚硬,纤维较多,不易折断,切面椭圆形,*褐色或浅*棕色,异型维管束呈花朵状或块状,木质部导管呈点状。气微,味淡。

暂无习用分级方式。

辛,温;有小*。归肝、脾、胃经。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扑肿痛。

水分不得过12.0%(通则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10.0%(通则)。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3.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东莨菪内酯(C10H8O4)不得少于0.%。

??免费领共10版书籍!??全套《中医药学高级丛书》(共20本)免费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免费领!??免费领彩色书籍!▼更多精彩推荐,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