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砂锅里的大学问 [复制链接]

1#
北京医院治疗皮肤病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172652.html

汤剂,古称“汤液”,作为传统的中医药剂型,一直沿用至今,因其“吸收好,疗效稳定,不良作用小”等优点广受临床医生和病人的欢迎。这就出现了一个基本问题,也是病人及家属经常咨询的一个问题:中药该怎样煎服?很多人认为煎服中药很简单,找个锅,煎一煎,等冷了服用就可以了。其实,中药煎服大有文章。

一、煎药用具的选择

古代有“银者上,磁者次之”的说法。结合现代生活实际,多提倡以“砂锅”、“瓦罐”为最佳材料,禁用铁器、铝制器具,避免药物在高温环境下与铝铁等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性。

二、煎药用水

古人用流水、雨水、泉水、酒等作为煎药用水,认为其具有不同的属性,应区别用于不同体质的病人。但实际生活中,已很难做到。一般认为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等均可作为煎药用水。

三、煎药火候

古人提出“武火”、“文火”之分,先用武火(俗称大火)迅速煎沸,沸后改用文火(俗称小火)慢煎,保持微沸状态,以利药物有效成分的缓慢析出。

四、煎药方法

煎煮前应将药物布于冷水中浸泡30min(冬日应以温水浸泡)。加水量应视药量、药物质地而定,一般以药物在砂锅内平摊后,没过药物平面3~5cm为宜。有学者在结合古代与现代对煎药用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药水比为1∶7比较合适,煎好后药量为水量的1/3~1/2。浸泡用水应直接用以煎药,不应换水,以免造成有效成分的浪费。煎煮时,应先大火煮沸(约15min),后改小火慢煎保持微沸(约30min)。煎煮过程中可适度搅拌,但切忌频频揭盖。

另外,一些特殊药物,需用特殊煎煮方法。①介壳矿物类药物(如鳖甲、龟甲、龙骨、牡蛎等),应于其他药物煎煮之前打碎先煎,沸后再煎煮20min左右,再下入余下药物同煎;有*药物(如川乌、草乌、生附片等)应先煎减*。②芳香轻清易挥发之品(如薄荷、藿香等)及有效成分不适宜久煎的药材(如钩藤、大*等),一般煎煮时间约5min即可。③带绒毛的药物(如辛夷、旋覆花等),细小颗粒药物(如海蛤粉、海金沙、车前子等)及某些质地轻浮的药物(如蒲*等),多用纱布单包再煎。④单煎:某些贵重的药材(如人参、羚羊角等)可切片单煎后再与群药合煎。⑤烊化:胶质黏性大及某些易于溶解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蜂蜜等)应单独融化后,与药汁混合均匀服用。⑥冲服:一些贵重药材(如三七粉、羚羊粉等),临床多炮制为粉末状,直接冲水服用,以利于吸收,避免浪费。

煎煮次数:临床上关于煎煮次数说法不一,其中以煎煮2次为多,亦有学者认为3次为宜,实际生活中,应该将2~3次煎煮的溶液混合均匀,使药物有效成分均衡,分次适量服用。

五、中药的服法

中药汤剂一般一日1剂,分2~3次服,通常在饭后0.5h~1h服用。但临床中,仍应根据病人情况而定。危重证或急证患者应不拘时服,慢性病证患者可定时服用。补益健脾药物多于饭前服用;对脾胃有刺激性药物多于饭后服用;安神药宜睡前服用;泻下药宜空腹服;治疟药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以达防治目的;妇科调经药应行经前数日开始服用。另外,某些特定方剂对服药时间有特定要求,如十枣汤应平旦服,鸡鸣散宜五更时服等。

在实际生活中,鉴于个人病情不同,中药如何煎煮、如何服用,具体还应咨询医生。按医嘱服用,科学合理煎煮,方能发挥其真正疗效。

(参考:《浅谈中药煎服法》、《中药煎服疑惑解答》等)

(编辑:梁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