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日学一方清骨散 [复制链接]

1#

清骨散

《证治准绳》

[组成]

银柴胡 一钱五分[5g] ,胡*连、秦艽、鳖甲醋炙、地骨皮、青蒿、知母 各一钱[各3g] ,甘草 五分[2g]

[用法]

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

[方歌]

清骨散用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扶,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保无虞。

[主治]虚劳发热。骨蒸潮热,或低热日久不退,形体消瘦,唇红颧赤,困倦盗汗,或口渴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功用]

清虚热,退骨蒸。

[病机]肝肾阴虚,真阴消烁,虚火内扰 ── 骨蒸潮热阴血日亏,无以上奉 ── 嗌干,舌红少苔虚热内盛逼津外泄 ── 故盗汗阴血不足,不能充盈脉道 ── 脉细

[方解]

君 银柴胡 ── 味甘微苦微寒,清热凉血,善退虚热。
  ┌ 知母──滋阴泻火而清虚热。
  
  
  ┐
  │
  
  
  
  
  
  
  
  
  
  
  │臣 ┤ 胡*连──入血分而清热。
  
  
   ├三者相伍,共清阴分之火,善治有汗骨蒸
  │
  
  
  
  
  
  
  
  
  
  
  │
  └ 地骨皮──降肺中伏火,去下焦肝肾虚热 ┘
  ┌ 秦艽──辛散苦泄
  │佐 ┤ 青蒿──清虚热而善透伏热
  │
  └ 鳖甲──滋阴搜邪于内,助青蒿、秦艽透邪于外使 甘草──调和诸药,并防苦寒药物损伤胃气

[运用]

1.本方为治疗骨蒸劳热的常用方剂。以骨蒸潮热,形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证治要点。2.①若血虚者,加当归、白芍、生地以养阴益血;②嗽多者,加阿胶、麦门冬、五味子以益阴润肺止咳。3.可用于结核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发热骨蒸,属阴虚内热者。

[文献摘要]

《医方集解》:“此足少阳厥阴药也,地骨皮、*连、知母之苦寒,能除阴分之热而平之于内,柴胡、青蒿、秦艽之辛寒,能除肝胆之热而散之于表,鳖阴类而甲属骨,能引诸药入骨而补阴,甘草甘平,能和诸药而退虚热也。”

临床报道:以清骨散去鳖甲加白薇治疗创伤发热21例。患者局部有血肿、瘀斑,午后至傍晚体温升高,翌晨热退,无表证,舌红,苔薄白或薄*,脉细数。服药1~2剂热退者20例,1例无效(新中医,;3∶33)。

[经验]

例:崔某,男,74岁。因“跌伤致右股骨干上段骨折,失血性休克”于年12月5日入院。经对症治疗2周后行右股骨干切复内固定术,术后第7天开始每日下午4点以后出现发热,以夜间为甚。既往有结核性胸膜炎病史,曾先后应用先锋霉素、克林霉素等抗生素,患者症状未见好转。

会诊时已术后3周,刻诊:患者纳差,口渴,自汗较多并伴有盗汗,小便频数,大便干。

查体见:老年男性,精神差,形体消瘦,两颧潮红,发热,以夜间为甚,体温波动在37.5℃~38.5℃之间。血常规示:血沉:36mm/h,血红蛋白:80g/L,WBC:11×/L,NEUT:73%,C反应蛋白阳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B超示:右股总静脉、左右股浅静脉、左右腘静脉、左右胫后静脉内血栓形成。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数。辨证属阴虚发热,治以养阴清热,佐以益气活血。

方用清骨散加味,处方:银柴胡8克,胡*连8克,秦艽10克,鳖甲10克,地骨皮12克,青蒿12克,知母20克,甘草10克,生地30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当归12克,丹皮10克,*芪10克,太子参12克。2剂,每日1剂,水煎ml,分2次温服,每次ml。

二诊:患者服药后,体温降至正常,食纳好转,二便正常,自汗减少但仍有盗汗,舌质淡,苔白,脉弦细数。血沉:30mm/h。虚热未清,气阴两虚,上方加重*芪及太子参用量,*芪30克,太子参15克,再服6剂。患者体温降至正常,纳食及二便好转,血沉:18mm/h,血红蛋白:90g/L,WBC:8×/L,NEUT:65%,C反应蛋白阴性。

按:股骨干骨折一般出血量~ml,加上手术创伤及既往有胸膜炎病史,使阴血亏损,血虚伤阴,加上局部制动,致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治以养阴清热,佐以益气活血,治疗时除用清骨散以外,加用益气活血药当归、*芪,同时重用生地,以加强养阴清热作用。

往期精彩回顾

每日学一方

每日学一方

每日学一方

每日学一经方

每日学一方

每日学一方

每日学一方

每日学一经方

每日学一方

每日学一方

每日学一方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