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 [复制链接]

1#
近日朋友得了带状疱疹,情况比较严重,经过多次治疗还没有彻底痊愈,苦不堪言。宏哥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却没有办法直接帮助他,只能写一篇文章来聊表心意。

带状疱疹是什么?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缠腰蛇丹。民间俗称蜘蛛疮,亦名蛇串疮、火带疮、蛇缠疮、蛇丹等。发病前局部皮肤往往先有感觉过敏或神经痛,伴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亦可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病。患部先发生潮红斑,继而其上出现多数成群簇集的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水疱透明澄清,疱壁紧张发亮,疱周有红晕。数群水疱常沿皮神经排列呈带状,各群水疱间皮肤正常。10余日后水疱吸收干涸、结痂。愈后留有暂时性淡红色斑或色素沉着,不留疤痕。亦可因疱膜破溃形成糜烂,甚至坏死或继发化脓感染。全病程约2~周。西医学对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为抗病*、消炎止痛和防止继发感染。

中医如何治疗带状疱疹?

中医学认为本病因情志内伤,肝经气郁生火以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感*邪而发病。

1热盛证

证见皮肤潮红,疱壁紧张,疼痛剧烈,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大便干,舌质红,苔*,脉弦滑。治宜清泻肝胆实火法,方选龙胆泻肝汤化裁。亦可服用成药龙胆泻肝丸。

2湿盛证

证见皮肤淡红,疱壁松弛,疼痛较轻,纳差或腹胀,大便溏,舌质淡,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治宜健脾除湿法。方选除湿胃苓汤化裁。

若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者,属气滞血瘀,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法,方选柴胡疏肝饮化裁。

外用中药可根据病情选用清热解*消肿或祛湿收干之药水煎外敷,另外水疱未破者可用金*散,水疱已破者可用四*膏外涂。

此外,中医针刺疗法有明显的消炎止痛作用,对后遗神经痛亦有疗效。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

1取穴

主穴:阿是穴、夹脊穴、支沟、阳陵泉。

配穴:腰以上病灶:曲池、合谷、外关;腰以下病灶:三阴交、太冲、血海。

阿是穴位置:系指皮损周围(约离疱疹0.5~1寸处)。以及经络巡行路上的会希穴治疗,注意补泻手法

夹脊穴位置:取与皮损相应之夹脊穴。

2治法

一般仅需取主穴,疗效不明显时酌加1~2个配穴。

阿是穴针法:以1.5~2寸针,呈25度角朝疱疹方向斜刺,按皮损范围,在周围进4~8针,略加捻转提插,有轻度得气感即可。

尤其注意相应发病部位所经过的经络,针对性的做补泻治疗及会希穴消炎治疗。

相应夹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针感循经络分布线路传导。余穴均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0分钟,5~10分钟运针1次。每日~2次。

艾灸疗法

长疱疹的时候,我们有两种烧它的方式,如病人疱疹是长成条状,在疱疹的头尾隔姜去灸,它就不会再蔓延了,过两天,疱疹就变短了。我们还是一样在疱疹的头尾灸,慢慢去灸,反正就是把疱疹包围起来。就是第一种方法。

还有一种方法,过去古代看到疱疹,就去拿蜘蛛网,把这蜘蛛网平摊在疱疹上面,因为蜘蛛网很粘,用薄薄的粘一层,瞬间一烧就烧掉,烧完后,五天到一个星期,疱疹就治好了。疱疹比米粒还小,像五味子,粉红色,很痛。现在不要去拿蜘蛛网了,可以用干棉花,不要用有酒精的棉花。但棉花粘不住啊,它不像蜘蛛网,没有那个胶质,所以我们放点凡士林在上面,因为目的是烧嘛。

配合药物:平常用全蝎,把它烤干,全蝎粉去药房买也可以买到,可以放到胶囊里面去,吃八到十颗,所以疱疹很好治。

不论何种方法,带状疱疹的治疗应掌握时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疱疹退后疼痛如何治?

经常有些中老年患者,在带状疱疹完全清退后仍疼痛不止,局部皮肤完好无损却不敢触及。这是为什么呢?

西医认为:我们知道带状疱疹的发生是由潜伏在体内的病*被激活而引起,其疼痛的体质是受累神经节的炎症甚至坏死,疼痛的程度轻重及时间长短与皮疹不一定保持一致。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各种机能都在减退,受损的神经组织修复也较困难,故很容易发生后遗神经痛。特别是平素体质较差,或治疗不及时者,此种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更久。

中医则认为是余*未清所致。

外敷*连粉,*连一两,薏仁五钱,白术五钱,冬瓜仁三钱,打成粉敷在痛处。

内服(视病人情况增减):

1如为阳*,即癍为红色,用升麻鳖甲汤方

升麻二两(6克),当归一两(克),蜀椒(炒去汗)一两(克),甘草二两(6克),鳖甲手指大一片(炙)(克),雄*半两(研)(0.5克)

2如为阴*,即癍为黑色,用升麻鳖甲当归甘草汤

升麻二两(6克),当归一两(克),甘草二两(6克),鳖甲手指大一片(炙)(克),

病例

从图中可以看出,疱疹发病部位为右前胸上部,右后背上部,及右手臂内侧,巡行经络有手三阴,足太阴脾及足阳明胃,足太阳膀胱,疱疹退去后颜色为红色,触之则痛,为余*未清之症状。

病因为郁火内滞,病*上冲于外,内服药可以取小柴胡颗粒和解,双*连退热*,并配合血府逐瘀汤来巩固。

针灸治法应当取会郄治疗:

血会

膈俞

膀胱经(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七郄穴:

足太阳膀胱经--金门

手太阴肺经--孔最

足太阴脾经--地机

手厥阴心包经--郄门

足厥阴肝经--中都

手少阴心经--阴郄

足阳明胃经--梁丘

并配合公孙、内关、委中、委阳、合谷、太冲。

针法:捻转得气即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