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牛蛙蛇甲鱼helliphell [复制链接]

1#

如果说第一位吃螃蟹的人是勇士,那么第一位吃牛蛙则是先驱……毕竟这样丑丑的动物,怎么看都不像能吃的样子。

时至今日,牛蛙已成为大型真香现场的香饽饽,大多数人都不能抵抗这样细嫩Q弹的口感,牛蛙也成为了餐饮业常见的一种菜式。

《美团餐饮报告》显示,以牛蛙、小龙虾、酸菜鱼等作为招牌的单品餐厅越来越多,而且各个单品品类均出现了代表性的品牌。

没什么菜品是只有牛蛙才能做的,但是看起来原本不做牛蛙的菜系,也可以将牛蛙强行塞进去。牛蛙每g蛙肉中就含有19.9g的蛋白质,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性,让牛蛙成为为数不多的可以“放开吃”的美食之一。

从外卖平台的数据来看,牛蛙的增长更为明显。饿了么的数据显示,年1-7月,全平台牛蛙订单量环比提高了41%,商户数则环比提高了30%,午餐、晚餐时段占了全天牛蛙订单超过77%的比例,还有13.6%发生在宵夜时间段。

不过好吃的牛蛙或将在你的菜单里“消失”了。

近日,一份广东省禁止经营销售动物的名单在网上流传,名单罗列了40多种动物,里面不单包括牛蛙,还有甲鱼、蛇、竹鼠等常见的“野味”。

这份公告里还特别强调了“七个一律禁绝交易”:

①无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驯养繁殖的一律禁绝交易

②无论是陆生的还是水生的一律禁绝交易

③无论是农贸市场还是农村集(墟)市、餐饮单位一律禁绝交易

④无论是活体还是死体一律禁绝交易

⑤无论是市场内还是市场外一律禁绝交易

⑥无论是野生动物制品还是其制作食品一律禁绝交易

⑦无论是否已取得野生动物经营资质一律禁绝交易

受此影响,广州已有蛇店已宣布暂时停业,接下来,以牛蛙,蛇、还有甲鱼、竹鼠为主打菜的餐厅都将面临转型,可能以后再也吃不到了。

这份公告最为争议的部分在于,野生的不让吃,饲养的也不行吗?

还真别以为饲养的牛蛙就没问题了,若没有把牛蛙完全煮熟,饲养的牛蛙一样存在危险。

在新型肺炎出现之前,一位妇女曾被诊断为大脑左侧额叶寄生虫感染,从脑里取出了长约10厘米的裂头蚴寄生虫,而裂头蚴一般寄居在蛙类和蛇类体内,爆炒也不会死,妇女脑中的寄生虫疑似去吃牛蛙火锅时未能把牛蛙完全烫熟所感染。

裂头蚴是某些种类的绦虫在一个被称为“中绦期”的发育阶段的幼虫的总称。它运动能力很强,因此裂头蚴能给寄生宿主带来很大伤害。

不正确地食用蛙类、蛇类,像是直接食用未经任何处理的蛙或者蛇的组织——喝蛇血,吞蛇胆,吃凉拌蛇皮,或者误饮了被带虫剑水蚤污染的水,都有可能造成裂头蚴的感染。

此外,由于相信蛙肉具有“清凉解*”的功效,有些人会用生蛙肉敷在伤口或者皮肤脓肿上。另外,有些人还有生吞蝌蚪的“奇特”饮食爱好,这也容易造成感染。

裂头蚴普遍存在于蛙类、蛇类里,这两类野生动物携带的几率非常之高。以杭州市以及周边地区的调查结果为例,高达60%的野生蛙类和蛇类的体内携带有裂头蚴。如此高的寄生率和寄生数量,自然会导致患病的风险激增,饲养的牛蛙、蛇虽然在养殖的过程中会进行驱虫工作,但并不能保证一点风险都没有。

不管广东这个措施会不会在全国推广,怎么安全食用这些“高风险”食物都是每个人需要知道的事情:

-不要寄希望于任何调料-

在处理食物时,人们也常常使用酱油、食醋和生姜汁这些调料。应当说,这几样调料对于裂头蚴确实有杀伤力,也确实可以降低裂头蚴感染。

不过,根据研究数据,生姜汁不具备完全杀灭裂头蚴的能力。酱油和醋虽然可以彻底杀灭裂头蚴,但是操作的条件是将尺寸很小的食材浸泡在醋中至少24小时或者酱油中至少6小时。在现实的操作中,我们不太可能将食材切割得太小,也不太可能将食材放置在调料中如此长的时间。所以,光靠调料腌渍来杀虫并不是可靠的方法。

-科学处理食材-

裂头蚴在自然环境中可以耐受从零下10℃到56℃的温度变化。

用高温将食材彻底煮熟才是真正安全的处理方法。爆炒、涮火锅等方法,往往无法将食材的某些部分彻底煮熟,很有可能因为无法彻底杀灭裂头蚴而成为安全隐患。

-保护好自己-

面对生的牛蛙、蛇、鼠,坚决做到不吃,不和身体伤口有任何接触。食用蛙类火锅时,最好将生蛙肉和蔬菜分开放,夹过蛙类以及生肉的筷子应该在沸腾的火锅里烫一下再用餐。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美食不可辜负,健康和卫生更加要谨记。

↓↓给我们一个小小的鼓励,点个赞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