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天的到来,一年一度的膏方节在各地纷纷举行,医院、药店大多都开展了膏方的宣传推广。膏方在治未病,特别是在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摄生防衰等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因此有不少群众渴望利用膏方在冬季进行调补。为了让更多群众了解膏方,现就几个问题做简要介绍。
一什么是膏方
膏剂与丸、散、丹等一样,都是中药制剂的一种,都是指中药复方的形态。隋唐代时期,开始出现专门用以滋润补益的膏剂,之后越来越多的医家发现膏剂用于滋补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即后世所称的“膏滋方”,简称膏方。明代后期,受中医温补学派命门学说的影响,膏滋方在江浙一带产生并流行,并逐步演变成了一种民间习俗。由此可知,膏方是中医膏剂的俗称,一般可分为外用、内服两类,外用类主要包括我们常说的“膏药”和外抹的各类药膏;内服的既有以治病为主的复方膏剂,也包括长于补虚滋养的膏滋方。我们现在所推广的膏方其实是以补虚滋养为主的内服膏滋方。
二膏方的作用及适用人群
中医学认为人体之气与四季相应,表现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命节律。冬天自然界阳气潜藏,万物多静少动,纷纷养精蓄锐。人体与天地之气息息相关,所以冬天人体应顺应自然之气而藏精纳气。在冬天藏精之时服用一些滋补肾精的药物,将有利于肾精的贮藏,有利于来年春天新一轮的生发机能,从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达到防病发、防病重的目的。
膏滋方的兴起,原不以治病为主要目的,但医家在冬季利用膏方调补的过程中发现,膏方对某些慢性疾病也有较好的调治效果,故而在膏方中针对某些慢性疾病结合使用一些治疗性药物,也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多年的实践表明,膏方主要适用于体虚易感者、各类慢性病患者、多种手术以后恢复期的人群,尤其是平时多表现为疲劳乏力,腰膝酸软,怕冷,手足发凉,睡眠不佳、女性月经量少,不孕不育等症状者。
三膏方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1、服膏的时间
膏方以滋养补虚为主,是顺应自然界阳气潜藏的现象而创立的养生方法,故而服用膏方的最佳季节是冬季,尤其是冬至之后的四十五天左右的时间,即初九至六九期间。每天饭前服用,每天一次,每次30克左右,以温开水调服。
2、一人一方
每个人的体质特点不同,健康状况不同,服用的膏方自然应有所区别,特别是一些慢性疾病的患者,服用膏方必须经过医生的辨体质、辨疾病、辨证候,做到一人一方,精心配伍,才能真正实现强体防病的目的。因此,最好的膏方都应是“私人定制”的个性化产品。
3、服膏期间有忌口
服用膏方期间不宜饮浓茶,不食辛辣刺激性或生冷腥膻食物,不能与牛奶同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萝卜会加快人参有效成分的排泄,在人参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其营养成分未被人体吸收时,已经被排泄出体外了。因此,若服用含有人参的补品时,不能食用生萝卜;服用含何首乌的补品时,忌食动物血、牛奶及补铁、补钙的药物。
4、注意不良反应
个别人服用膏方后产生腹胀、腹泻、食欲下降、口腔溃疡、鼻子出血、失眠等,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机体脾胃虚弱或不适应膏方的滋腻、温燥的特点所致。服膏者应与处方医师联系,医师可开具相关小处方配合膏方使用,或开健脾和胃的处方调理消化功能,脾胃功能恢复正常后,仍然可继续服用膏方。也可在服用膏方之前,先用二周左右的健脾利湿方,以达到通利肠胃促进膏方吸收的目的,这类方药称为“开路方”。
5、膏方的不宜群体
膏方中主要成份是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鳖甲胶等胶类药物,有时还需用黄酒炖烊胶类药物,因此痛风患者、血尿酸增高的患者、肝病患者均应谨慎服用。
四精神科患者是否合适服用膏方
精神科疾病有着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中医理论认为,久病必定影响脾胃,使脾胃运化水谷功能受损,不能将水谷精微运送到身体各部分,最终导致气血亏虚,五脏六腑均会出现虚损现象。而心肝脾肺肾(五脏)又对应神魂魄意志(五志),五志受损会进一步加重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缓解期患者在冬季适当服用一些滋补药物,有利于精神疾病的预防和康复。但是如果是正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则不适合服用膏滋药。
焦虑、抑郁、失眠等病症与情志失调、邪气干忤、劳倦思虑、病后年迈体虚等均有关。由此导致神失所养或心神不安。从而起到安神定志的效果。四时节气中,冬主收藏,膏方通过“补虚泻实,调整阴阳”的原则,以“补益心脾,理气安神”;“交通心肾,水火相济”;“活血化瘀,解郁安神”以及“疏肝泄火,镇肝潜阳”等治法,可起到补益脾肾,使五脏平和,气血调和、阴阳平衡,从而起到安神定志的效果。
我院中医科今年开设膏方门诊,运用传统中医辩证理论为长期失眠、焦虑以及抑郁发作、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的患者提供针对性的膏方调理。
电话咨询、预约:中医科
现场周二至周五上午,闵行院区(沪闵路号)门诊二楼诊室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团结奉献勤奋创新
助力我中心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原标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中医科-冬令膏方门诊开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