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吴昕,小榄人,多肉发烧友
看到标题,您千万别以为这是一群贪嘴之徒在饭桌上大口吃肉、满嘴流油的对话。因为这里所说的“肉肉”,是指的那种肉嘟嘟、胖乎乎、萌翻了的最潮盆栽——多肉植物。而爱好养“肉肉”并在网上和现实中进行交流、展示的“多肉爱好者”群体,被称为“肉肉圈”,他们甚至组成了养“肉”学习小组。为什么“肉肉”这么流行,并形成“肉肉圈”?”小榄“肉友”吴昕解释说:“你看过这些可爱植物的图片就能明白,一个字:萌。两个字:清新。有时候你很难再把它们当成一株植物,而是当成一个小动物去养。比如在‘肉友’中非常流行的‘熊童子’,就像春天的小熊从花盆探出一个个毛茸茸的小爪子。还有番杏科的碧光环小兔子,完全就是花盆里长出来的‘兔斯基’。
谈及何时开始接触“肉肉”,吴昕向记者介绍:“我大概是年尾萌生种多肉的想法,当时兴冲冲去买了一大批普货肉肉回家。之后通过在论坛上与‘肉友’交流知道了一些高端的肉肉品种,就上网寻找,甚至还从日本、韩国海淘多肉,在短短半年时间就养了超过两百棵肉肉。不过因为不了解肉肉习性,没有在春天做好灭菌杀虫的工作,夏天又没有遮阳,造成肉肉大面积伤亡,不是爆发了蚧壳虫就是黑腐了。”经过这次惨痛的经历之后,吴昕不再像以前一头热地去养肉,她专心去研究多肉的习性,了解到肉肉要分冬种型和夏种型,不是在生长季的肉肉一定要断水,通风,遮阳,并在春天时就要做好病菌虫害的预防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十二卷类植物更适合广东的天气。”现在吴昕显然已成为一名多肉“专家”,她在家里种植了一百多盆多肉,每一盆都是由她一手培植,抚养成型。虽然种植多肉花费了吴昕大量的时间精力但她却乐此不疲:“在家里打造自己的“魔法花园”、“开心农场”,让我充满成就感。”
虹之玉锦
白线
劳尔
丽娜
吉娃娃
养“肉”宝典1、多肉类生长在干旱环境下,种植的土壤也需要大颗粒好渗透的,最好自己用蛭石、泥炭土、珍珠岩、陶粒配土。
2、多数多肉植物喜光照,但玉露类的喜阴,这点养之前要清楚。
3、温度在10至30摄氏度之间。
4、浇水要适量,许多植物2周甚至1个月浇一次水即可,90%以上的“肉肉”死于过量浇水!
该内容属于YOU生活杂志”恋物“栏目,本栏目长期要人,征集各种有收藏爱好的朋友,可通过公众平台直接报名,附上姓名、电话、收藏种类以及数量即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