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甲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医案启示录高人的18条医案
TUhjnbcbe - 2021/5/19 16:42:00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m.sojk.net/yinshijj/26323.html
丹参,中药名。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血瘀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风湿痹证,疮痈肿*,热病烦躁神昏,心悸失眠。

功能

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主治

1、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功善活血祛瘀,性微寒而缓,能祛瘀生新而不伤正,善调经水,为妇科调经常用药。《本草纲目》谓其“能破宿血,补新血。”《妇科明理论》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说。临床常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及产后瘀滞腹痛。因其性偏寒凉,对血热瘀滞之证尤为相宜。

2、血瘀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风湿痹证:本品善能通行血脉,祛瘀止痛,广泛应用于各种瘀血病证。

3、疮痈肿*:本品性寒,既能凉血活血,又能清热消痈。

4、热病烦躁神昏,心悸失眠:本品入心经,既可清热凉血,又可除烦安神,既能活血又能养血以安神定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5-15g。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不良反应

1、临床若丹参用量过大,或应用不当,及过敏体质病人使用,易致中*。

2、中*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咽干燥、恶心呕吐、胃痛、食欲减少等。若引起过敏反应,则出现全身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有的还伴见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甚则恶寒、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随即面色苍白、肢冷汗出、血压下降,乃至昏厥休克等。

3、*副反应出现后,立即停用丹参,并口服胃舒平、普鲁本辛等,重者可皮下注射阿托品。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时,应给予止血剂、维生素、大*粉或三七粉等。发生过敏时,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以及非那根等抗过敏药。

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反藜芦。

2、中西药配伍禁忌:

(1)不宜与氢氧化铝、细胞色素C注射液配伍,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2)丹参能促进恶性肿瘤的转移,不宜与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等合用。

(3)丹参与抗酸药同用,可以产生螯合物,从而降低丹参的生物利用度,影响疗效。

(4)丹参不宜与阿托品同用,阿托品可以阻断丹参的降压作用。

(5)丹参注射液与维生素C混合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导致二者作用的减退或消失。

(6)与西药抗凝药、镇静药、麻醉药等配伍应用时须减小剂量。

3、饮食禁忌:忌醋、酸性食物。

注意事项

妇女月经过多及无瘀血者禁服;孕妇慎服;反藜芦。

化学成分

主含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脂溶性成分包括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丹参酮Ⅲ、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丹参酸甲酯、紫丹参甲素、紫丹参乙素、丹参新酮、丹参醇I、丹参醇Ⅱ、丹参醇Ⅲ、丹参酚、丹参醛等。水溶性成分主要含有丹参素,丹参酸甲、乙、丙,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等。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减轻心肌缺血的损伤程度,加速心肌缺血或损伤的恢复,缩小心肌梗死范围,能提高耐缺氧能力,对缺氧心肌有保护作用。能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流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2、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能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凝血,激活纤溶酶,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黏附性,对抗血栓形成。

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丹参对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有镇静、镇痛、催眠、抗惊厥作用。

4、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丹参对放射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能抗肺纤维化。

5、对肝胆系统的影响:丹参能保护肝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6、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丹参能保护胃黏膜、抗胃溃疡。

7、对代谢系统的影响:丹参能降血脂,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8、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丹参对金*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人型结核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真菌铁锈色毛发癣菌、红色毛发癣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9、此外,丹参尚有抗炎、抗过敏、抗肿瘤、保护肾功能、改善免疫功能、促进骨折愈合等作用。

*理作用

丹参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48小时内,43g/kg组未见动物死亡,而64g/kg组10只动物死亡2只。丹参水提乙醇溶解部分,小鼠一次腹腔注射的LD50为80.5±3.1g(生药)/kg,丹参或复方丹参注射液的LD50为36.7±3.8g(生药)/kg;家兔每日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2.4g/kg,连续14日,未见中*性反应,动物血象、肝肾功能和体重等均无异常改变,实质性脏器除明显充血外,亦未见特殊变化。另外,小鼠每日灌胃2%丹参酮混悬溶液0.5ml,连续14日,大鼠每日灌胃2.5ml,连续10日,也未见*性反应。

相关论述

1、《日华子本草》:“养血定志,通理关节,治冷热劳,骨节烦痛,四肢不遂;排胀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郁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丹*;头痛、赤眼;热病烦闷。”

2、《本草便读》:“丹参,功同四物,能祛瘀以生新,善疗风而散结,性平和而走血,……味甘苦以调经,不过专通营分。丹参虽有参名,但补血之力不足,活血之力有余,为调理血分之首药。其所以疗风痹去结积者,亦血行风自灭,血行则积自行耳。”

临床应用

1、治血热瘀滞之证,配川芎、当归、益母草等,如宁坤至宝丹(《卫生鸿宝》)。

2、治寒凝血滞者,配吴茱萸、肉桂等。

3、治血脉瘀阻之胸痹心痛,脘腹疼痛,配伍砂仁、檀香,如丹参饮(《医学金针》)。

4、治癥瘕积聚,可配伍三棱、莪术、鳖甲等。

5、治跌打损伤,肢体瘀血作痛,常与当归、乳香、没药等同用,如活络效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

6、治风湿痹证,可配伍防风、秦艽等祛风除湿药。

7、治热*瘀阻引起的疮痈肿*,常配伍清热解*药。

8、治乳痈初起,可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如消乳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9、治热病邪入心营之烦躁不寐,甚或神昏,可配伍生地、玄参、*连、竹叶等。

10、治血不养心之失眠、心悸,常与生地、酸枣仁、柏子仁等同用,如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相关配伍

1、丹参配桂枝:丹参善活血化瘀;桂枝善助阳通脉。两药伍用,共奏温阳活血,通脉止痛之功。适用于心阳不振,瘀血痹阻之胸痛,心悸等。

2、丹参配葛根:丹参功善活血化瘀,能祛瘀生新;葛根轻扬升发,能解肌退热,生津止渴。两药伍用,相辅相成,活血化瘀,生津通脉力增强。适用于阴虚消渴兼有瘀血证者。

3、丹参配瓜蒌:丹参活血凉血,消肿定痛,长于清血分之热以化瘀;瓜蒌清热化痰,散结消痈,长于清气分之热以化痰。两药伍用,气血同治,清热活血消肿的功效显著。适用于热*壅滞所致的乳痈疮疡,红肿疼痛等。

4、丹参配砂仁:丹参长于活血化瘀;砂仁长于行气畅中。两药伍用,调气化瘀止痛功效显著。适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胃脘疼痛,胸痹心痛。

5、丹参配人参:丹参活血化瘀,兼能养血;人参大补元气,能补气生血。两药伍用既能养血活血,又能补气生血,使气血相生。适用于气虚血瘀之心悸、胸闷、胸痛或月经不调等。

鉴别用药

1、生丹参与酒丹参:生丹参祛瘀止痛、清心安神之力较强,并能活血通经,因其性偏寒凉,故多用于血热瘀滞所致的疮痈、产后瘀滞疼痛、闭经腹痛、心腹疼痛及肢体疼痛酒制后,缓和寒凉之性,可增强活血祛瘀、调经止痛之功,多用于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下,心胸疼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等。

2、丹参与玄参:两药均以参命名,性皆寒凉,均具有清热之功,均可用治热证。然丹参功擅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主治瘀血阻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血瘀之心胸脘腹疼痛,癥瘕积聚,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疡痈肿,热病烦躁昏迷,杂病心悸失眠等。玄参功擅清热凉血,滋阴解*,主治温*发斑,津伤便秘,咽喉肿痛,瘰疬痰核,痈肿疮*等。

3、丹参与川芎:两药均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之功,均可用治瘀血阻滞所致的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阻腹痛,心腹疼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等。然丹参既能活血,又能凉血,血热瘀滞者尤为适宜。川芎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气滞血瘀者尤为适宜。

4、丹参与郁金:两药均为寒性的活血祛瘀药,均可用治瘀血证及神志异常。然丹参长于活血祛瘀,且以通为补,能养血安神,血热瘀滞及血虚神志不安常用。郁金长于活血行气,且能凉血清心,气滞血瘀及热闭心窍所致的神志不清常用。

5、丹参与当归:两药均具有活血祛瘀之功,均可用治瘀血证及风湿痹痛。然丹参性微寒,血热瘀滞者及风湿热痹而有瘀血者多用。当归性偏温,血虚挟瘀者及风寒湿痹而有瘀血者多用。

相关药品

复方丹参滴丸(颗粒、片)、保心片、丹田降脂丸、通脉颗粒、脑震宁颗粒。

相关方剂

丹参散(《妇人良方大全》)、丹参饮(《时方歌括》)、消乳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药膳食疗

温经丹参茶:

1、功效:具有补气养血、温经活血的功效,对有月经不调症状的女性很有帮助。

2、原材料:丹参15克,红糖适量,水毫升。

3、做法:丹参略洗净,将其放入煮锅中,加水煎煮。煎煮至剩下约毫升的水量时,将丹参捞除,再根据个人口味调入适量的红糖,搅拌均匀即可。

4、用法:随意饮用,但火旺出血者不宜服用。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案启示录高人的18条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