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编辑/康康
得益于必过群考友的帮助,今年的真题比去年一期的整理速度要更快,但还是有愧于中医助理和中西医的同学,答应你们的事总是懈怠了。
我在这里主要和大家讲讲中医执业实践技能的一些出题规律,最文末会表格展示我们整理真题的情况,其中有些错误的反馈并未及时纠正,希望大家注意一下。真题整理版本仅供参考,出题规律请大家认真理解。如果以下有认同,希望可以得到支持,在这里也谢谢考完后及时反馈给我,予以我工作肯定的考友,他们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实践技能通过的消息,希望你们笔试再接再厉,同时也欢迎要进我必过群的考友,在文末购买中医执业的笔试笔记即可加入群,我会带大家继续复习直到笔试结束。以下长文,可收藏再看。
1
第一站自16年改革以来,这两年的实践技能第一站都是采用类似的形式,第一题为内科题、第二题为外妇二题,这个基本原则说了很多次,17依然有考生把肠痈辩成腹痛、把脱疽辩成痹症,这是原则性错误,18年基本上没人这样做了!
第一站的题号排列顺序是从课本的前面的病排列到后面,一般的病考两个证型,有的也考三个证型。其中肺痨、痫病、阳痿、虚劳、癌病、腰痛只考了一个证型,按照我们的复习和掌握习惯,越是前面越是掌握的好,所以如果有技巧能够抽到前面的题,那是再好不过。
外妇儿的顺序,是按照外科-妇科-儿科的病来,其中外科1-15、46-50,妇科16-30、51-55,儿科31-45、56-60。而在大纲要求掌握中,外科6个病,妇科9个病,儿科5个病。
年最大的变化是在第二站的这里,规律稍有变化,第二题的1-15号题是外科,16-30是妇科病,31-45是儿科病,然后再46-50外、51-55妇、56-60儿,所以大家看到的整理的题目不是这个规律的都是错误的。我在17年的时候说,所有的病基本都有涉及,重要的病证型会考几个,癌病等只有一个,去16是大肠癌,17年年是肺癌,估计明年还会换,结果今年是脑癌了,看起来19年还会换,大家尤其注意。这种轮流考证型的情况,避开了非重点病的考点强调率,在我们复习的时候,仍然不能投机取巧,需要各个击破,辨病上不要有偏差,笔试的内外妇儿中的重点病也是重复在操作掌握病之中,所以加入来年还要复习,需要有个准备。
2
第二站年考核的第二站内容基本和去年是一样的,突出强调了舌诊、脉诊的重要性,去年的时候单数是脉诊,双数是舌诊,今年单数是舌诊,双数是脉诊,整理真题不是这个顺序的一定是题号记错了,舌脉诊占十分,相当重要,复习的时候要全面掌握。
和17年一样的,今年的第二站第二题的前20号题是3个穴位的定位,需要掌握80个穴位定位自然不必说,21-40号题是关于针灸的针法、灸法、罐法、其他针法等的操作考核,41-60号题是推拿手法的考核,这是考题的考点分布说明,也是提醒我们复习重点放在哪里。
同样第二站第三题题号有考点分布的规律可循,题号从1-60顺序简单概括是视、触、叩、听的体格检查好,西医的体格检查较为分散,需要各个击破。
而第四站的西医操作中从1-15号题考消*、洗手戴手套、穿脱衣服等室内术的操作到搬运、固定、止血、抢救的室外术的操作,到了16-30、31-45、46-60又是重复1-15的操作过程,大家考过的回忆题号对应一下就会发现,是这个规律,我们整理的资料里,如果个别不是这个顺序,那就是有核对错误。这11个西医操作无任哪一个都是必考的。
3
第三站第三站也和去年是一样的,第三站的第一题问诊,涉及的病症多,而问诊的核心掌握,甚至是套路,就是这么一些,掌握套路就是分数,考试有考试的技巧,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考试的技巧,就没有不能过的考试。
第三站第二题的规律是1-30号题考查两个穴位的主治,因为5分,如果不会,讲所属经脉病症、讲近治功效,分数就足够3分。31-40属于病症的针灸主、配穴;41-50是针灸异常的处理,下面未整理的48号题,猜也知道考什么了;51-60又回到了望、闻、问、切的考查,所以你说面部五脏的划分这种变态题,你也不能落下。
双重诊断较为容易。需要说的是今年的新的图片题,就在临床判读,涉及1-10号题是心电图;11-17号题是X线片的判读;18-30才是实验室检查。到了31-60号题又是重复1-30的题型,其中31-40心电图;41-47是X线片,48-60仍然为实验室检查。
以上所有考试题号都有规定的考点分布,知识点也很多,现在还没有考试的请看下面的汇总,背就是了,如果明年还要考的,学弟学妹,我觉得他们应该知道考试操作这回事,关于中医执业操作的东西,我就说这么一些,仅供参考。以下为最新整理的真题情况。
该整理资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