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故纸旅程”中的师友们诵读学习《陶庵梦忆》已有一段时间了。从陌生到熟读,从懵懵懂懂到心生欢喜,克服了生字的困扰、古文的蹩脚,沉下心来,逐字逐句一一理解体会,我慢慢的走进了张岱这个梦的世界。
《钟山》的宏大、祭祀的庄重,《报恩塔》的精工神妙,《天台牡丹》的罕见奇特,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而能让我决心写下第一篇札记的就是《金乳生草花》。
这位叫金乳生的人,大概是花神转世,同时也是位优秀的园林设计大师。临水而建的轩榭,漂亮的雕花栏杆,还有层叠的假山,错落有致、诗情画意。为花草们的出场营造了一个惬意的环境。本文配上少君老师的“平面设计图”以方便大家理解。
原文:
金乳生喜莳草花。住宅前有空地,小河界之。乳生濒河构小轩三间,纵其趾于北,不方而长,设竹篱经其左。北临街,筑土墙,墙内砌花栏护其趾。再前,又砌石花栏,长丈余而稍狭。栏前以螺山石垒山披数折,有画意。
乳生这个花园最大的亮点是一年四季都可赏花。每个季节的主题都不同,且主次分明。
春天以罂粟花、虞美人为主,而以山兰、素馨、决明为辅。夏天以洛阳花和建兰为主,而以蜀葵、乌斯菊、望江南等为辅。秋天以菊花为主,而以剪秋莎、秋葵、僧鞋菊等佐之。冬以水仙为主,而长春佐之。单看这些花名已让人心生向往。因为对“僧鞋菊”这个名称很好奇,专门从网上找来图片,看看僧人们穿的鞋子究竟是什么样。
这还不算完。乳生考虑周全,用紫白丁香、绿萼、玉蝶等这些长的高大的木本植物种在墙头屋角,以遮烈日,可谓用心之巧妙。
原文:
草木百余本,错杂莳之,浓淡疏密,俱有情致。春以罂粟、虞美人为主,而山兰、素馨、决明佐之。春老以芍药为主,而西番莲、土萱、紫兰、山矾佐之。夏以洛阳花、建兰为主,而蜀葵、乌斯菊、望江南、茉莉、杜若、珍珠兰佐之。秋以菊为主,而剪秋纱、秋葵、僧鞋菊、万寿芙蓉、老少年、秋海棠、雁来红、矮鸡冠佐之。冬以水仙为主,而长春佐之。其木本如紫白丁香、绿萼、玉碟、蜡梅、西府、滇茶、日丹、白梨花,种之墙头屋角,以遮烈日。
透过张岱的文字,一片琼葩艳朵、姹紫嫣红扑面而来,鼻间似乎闻到了阵阵花香,让人沉迷陶醉。文章写到这里应该有个完美的结尾了,哪知精彩还在后面。
乳生体弱多病,但这些花草却被他莳弄得生机盎然,俨然一位天生的植物学家。即使不梳头、不洗脸,也要先把根叶上的害虫清理一遍。他弄通了每种“症状”的病因。花草枯萎是因为火蚁,花草瘦弱是因为黑蚰,蚯蚓和蜒蚰会伤害花草根部,而象干和毛猥会偷吃花草叶子。他杀虫的方法绝不是简单喷洒农药,而是私人订制“一虫一法”。
火蚁,以鲞(xiǎng)骨、鳖甲置旁引出弃之。黑蚰,以麻裹箸头捋出之。蚰蜒,以夜静持灯灭杀之。蚯蚓,以石灰水灌河水解之。毛猬,以马粪水杀之。象干虫,磨铁钱穴搜之。可谓妙招频出。
最可贵的是乳生对这件事坚持不懈,乐在其中。即使冬雪让他的手部皲裂,夏天的烈日晒焦了他的额头,他也初心不改。
连青帝都被他感动了,赐予他灵芝祥瑞。看来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神仙都会青睐于他。
原文:
乳生弱质多病,早起,不盥不栉,蒲伏阶下,捕菊虎,芟地蚕,花根叶底,虽千百本,一日必一周之。癃头者火蚁,瘠枝者黑蚰,伤根者蚯蚓、蜒蝣,贼叶者象干、毛猬。火蚁,以鲞骨、鳖甲置旁引出弃之。黑蚰,以麻裹筯头捋出之。蜒蝣,以夜静持灯灭杀之。蚯蚓,以石灰水灌河水解之。毛猬,以马粪水杀之。象干虫,磨铁钱穴搜之。事必亲历,虽冰龟其手,日焦其额,不顾也。青帝喜其勤,近产芝三本,以祥瑞之。
看到这里,不禁让我想到了前几日带着“禾下乘凉梦”去远方的袁隆平院士。为了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烈日,脚踩烂泥,弯腰驼背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他说“我没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就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这位“杂交水稻之父”把种水稻这件事做到了极致,他是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英雄。人民敬重他、悼念他,“倾尽一城花,只为送一人。”袁老已逝,可他的话、他的精神、他的行为,却如同那稻米一般滋养着我们。
在“故纸旅程”中,我遇到了一群对古典文学、历史人物、地域文化如痴如醉的师友,大家的目标是精读文言文,品赏那份韵致;翻查古代史,触摸故纸年轮;行走黑土地,寻访一种情怀。在少君老师的倡导下,大家共同学习《陶庵梦忆》,有人打卡领诵、有人撰写札记,在学习的道路上,大家互相鼓劲,努力坚持,都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未来可期,一起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