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虚不受补,是指身体虚弱的人,稍为吃一点补品,就受不了,容易"上火",口舌生疮,彻夜难眠。
问题可能出在这几个地方:1、补不对症
病人其实本身没有虚症,或是病位(如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等),病性(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的不同,补不对地方,乱补一气,不仅起不到效果,还可能加重病情。
2、补不对体
每个人的体质都有差异,中医把人的体质分为九类,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和特禀体质。不同的体质,都要有不同的补益方法。
3、补不得时
中医常说"天人合一",一年四季自然界"气"有不同,人体内的"气"也有很大差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天,中午,阳气旺盛的时候补阳,冬季,子时阴气重的时候补阴,就很容易导致"虚不受补"。
4、补不对法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补药吃下去,往往因为消化不良,影响吸收机能低落,身体缺乏营养,形成气虚血弱。气虚血弱反过来影响消化吸收机能,导致恶性循环。所以,所以脾虚胃弱的人应该要先调理好脾胃,脾胃健旺后,消化能力自然增强,虚不受补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为什么艾灸可以补?虚证,一般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类型,故而,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补”包括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个方面。
不过,落实到心、肝、脾、肺、肾五脏,又会进一步衍生,如心血虚、脾阳虚、肾阴虚等,所以进补绝不是单补气血阴阳就可以的。
进补常见3种形式:药补、食补、灸补,无论是哪一种,都是为了补虚扶正。但从效果来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灸补,尤其“虚不受补”的情况,只有艾灸可以解决问题。
原因如下:
1.药物有适应范围、副作用、禁忌症,对适用人群有着严格筛选,一旦进补不当,极易犯虚实不分、阴阳不分、气血乱调的错误,引发身体乱像。
举例说明:人参、阿胶均属性温的补气血药物,如果壮实之人服用了,就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饱胀、便秘、头晕、咽痛、牙龈出血等症状;又如,生地、麦冬、鳖甲均属补阴药/食物,如果怕冷、大便溏薄的阳虚者服用了,就会更加怕冷、腹泻、腹痛等。所以,我们经常说:药补不如食补。2.那么,食补就一定好吗?也未必。因为食物必须经由脾胃消化吸收,偏偏虚不受补的人群几乎个个脾胃不调,在这道关卡很难通过考验。有些人过于依赖食补,也会损伤脾胃之气,导致出现胃脘痞满胀痛、嗳气泛腐、不思饮食等症状。
3.反观灸补:一没有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二不像食物那样必须经由脾胃消化吸收;三能健脾和胃,起到中药中“开路方”的作用。
故而,虚不受补的人要想进补,首先必须灸补调理脾胃,在灸补改善脾胃功能之后,再行食补或药补。爱健康,从学艾灸开始
坚持艾灸,美好可能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艾的路上我等您!
名!额!有!限!
1、线上报名,打开报名表链接填表提交即可报名
扫码完成网上报名吧!
2、线下报名,直接联系咨询老师即可。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