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患者把肝纤维化误认为肝硬化,以为发生肝纤维化就是肝硬化了。但是这两者是有区别的。肝纤维化在组织学上是可逆的,而肝硬化逆转较为困难,但仍有少部分可逆转。
肝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外基质的弥漫性过度沉积与异常分布,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病理性修复反应,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环节。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可引起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结节性再生,形成假小叶结构即肝硬化,临床上可见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表现。
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差异较大。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异常、肝区不适或胀或痛、面色晦暗、舌质暗红等。
目前,肝活组织检查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其他的血清学诊断模型和瞬时弹性成像等无创性检测方法也对肝纤维化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临床上尚没有行之有效抗肝纤维化治疗药物,目前针对肝纤维化得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和抗肝纤维化治疗:
一、病因治疗:病因治疗可减轻肝脏持续损伤,从而促进纤维化肝组织的修复。例如酒精性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是戒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根本是控制体质量及改善相关的代谢紊乱,药物性肝病最重要的治疗是停用引起肝损伤的药物。病情持续、反复活动的慢性病*性肝炎,根本治疗是有效抑制和清除慢性肝炎病*。
02
二、抗肝纤维化治疗:在肝纤维化发生的早期阶段,以病因治疗及抗炎保肝治疗为主,进展期和显著肝纤维化期以及肝硬化期时则需要进行抗肝纤维化治疗。慢性炎症反应是纤维化形成的前提及进展的驱动力,抑制肝脏炎症、肝细胞保护和抗氧化是抗肝纤维化的重要措施可减轻肝脏持续损伤,从而促进纤维化肝组织的修复。国内已有部分中成药如扶正化瘀片、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等在抗肝纤维化方面具有一定疗效。
肝纤维化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其逆转也同样需要较长时间,正在接受抗肝纤维化的患者在日常生活方面应注意遵循医嘱,科学饮食、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禁酒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