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非典疫情在我国广东地区首发,迅速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
年,非典迅速在我国肆虐,引起了严重的社会恐慌。
就在所有人闭门不出、战战兢兢时,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医临危不惧,毅然走进非典隔离病房,迅速组织专家会诊,打响了非典疫情防控的第一枪。
她就是人们口中的“救命奶奶”——陈菊梅。
时势造英雄,每当人民遇到危险,总会有英雄站出来,与病魔殊死搏斗。陈菊梅接连创造了“五个第一”,短短几个月内,第一个接受电视台的采访,主持了第一次专家会诊,主编的第一本《非典防治手册》,在专业杂志上开辟了第一个非典防治专栏,她也是第一批讲授预防非典感染的专家。时间就是生命,在她争分夺秒的努力下,非典传染途径被隔断,肆虐了一年多的非典疫情终于消失。
非典疫情让陈菊梅的名字传遍了大街小巷,可是人们不知道,陈菊梅医生早已同另一种病*,默默地战斗了几十年。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餐桌上还是“合餐制”,这就给乙肝病*的传播提供了途径。因此,我国是一个肝炎大国,有一亿多的乙肝携带人口,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观念的落后和对肝炎的不了解,我国重型肝炎、肝衰竭病人死亡率高达70%多,陈菊梅见到了太多生离死别,医者仁心,为挽救更多肝炎患者的生命,陈菊梅下定决心要攻克乙肝这一顽疾。
她不仅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医学经验,还翻阅古籍,力求中西医结合。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研制出了国内第一个抗肝纤维化的药物“复方鳖甲软肝片”,给肝炎患者带来了福音。他还不断推出各种新型药物,其中“五味子”降酶更是直接把重型肝炎死亡率从85%降到了38%,挽救了成千上万条性命。
摘掉了我国“肝炎大国”的帽子,陈菊梅也被群众们亲切地称为“救命奶奶”。她脸上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可是人们不知道,陈菊梅行医67年,长时间超负荷地工作,积劳成疾,身体多处发炎,先后换上了扁桃体炎、肾小球肾炎,严重时甚至尿血。为了不被这副身体拖住,也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行医,陈菊梅下定决心把身体有可能发炎的部分全部切除掉,他先后摘除了扁桃体和阑尾,后来又在47岁时,分三次把自己的牙全部拔掉,装上假牙。
陈菊梅在人们心中,永远都是一副“拼命三娘”的姿态,年汶川大地震,陈菊梅心中十分挂念受灾群众,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避免人民生命安全再次受到伤害,八十多岁的陈菊梅身着戎装,再次赶赴一线,指导卫生消*防疫工作。
她从*61年,行医67年,治愈病人数百万,一身戎装,一生**,铸就了一个传奇。
年11月5日,陈菊梅医生因病去世,享年95岁,遗体捐赠给首都医科大学。捧着半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大国名医,她的名字——陈菊梅,应该被我们铭记!